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上海家长心目中的“神仙学校”。学校位于上海虹口区旧城区,东南面贴临内环高架和地铁3号线轨交桥,西南面为改造中的老旧社区,用地不规则、周边界面复杂、建筑密度高。这类校园的更新设计存在三个痛点:复杂且难度高、体量小、施工时间短,这类项目在常规操作中往往难以把控设计与施工品质。
三年以来畎亩建筑坚持“化零为整”,逐步完成教学楼、地下操场、主席台、纪念品店等大小设计,并链接成一个校园中心活动区域,润物细无声的更新促进校园有机生长。
更新:建造一个“薄建筑”
实验楼在廿年间几经改造,其西立面是石材与玻璃幕墙组成的人为“复杂构成”,且0.9m间距的竖龙骨让空间闭塞。夏天炎热缺少通风窗,疏散宽度仅1.1m,拥挤且无停歇空间。
实验楼西面原本是一条草坪,是利用率不高的校园的剩余空间,但这4m进深提供了一个建造的机会。有了这条薄地,建筑师就可以摒弃惯常的表皮式改造,转而建造一个4m深、19m高、结构独立的超薄建筑。薄建筑自然的并置于老楼西侧,底层开敞,一楼挑檐下的灰空间成为老楼入口的照壁。
从米罗的画异构而来的门进入礼堂,两个空间的强烈对比呈现了薄建筑与老楼之间的组织关系的“透明”--悬置在空中的新空间与旧空间彼此交叠的关系。薄空间与礼堂空间唤起了建筑师想要实现的“互相渗透但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
礼堂的辅助空间(放映设备室)位于薄建筑的四楼,这个空间无法从外立面感知出来。或者说薄建筑四楼半透的钜形体块在面对舞台方向提供了辅助功能空间,其背后为整个实验楼新的形象。
材料创新
当代建筑的“透明”往往指向高能耗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因坠落风险被《中小学设计规范》限制,不能使用于在二层以上。因此,在校园更新中,呈现通透并能遮阳避雨、自然通风的空间往往是一个挑战。在垂直前厅的设计中,最早我们试图完全开敞,但是校长再三强调需要考虑避雨。但是我们又不希望完全封闭,以至于需要加入空调新风设备等能耗设施。
借鉴江南传统建筑支摘窗构造,转化设计出一种极轻的“风雨檐”。采用半透的ETFE膜做屋檐,膜的厚度仅0.25mm,每平方自重450克,因此结构主要用以承受风荷载。这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 “风雨檐”产生极致的轻盈。同时层叠的支摘窗在雨天能够最大限度疏水,保持了走廊的干燥。
新材料让日常感的“支摘窗”产生陌生的未来感,在不同视角和光线下形成细腻的视觉感受,当学生从内外眺望时,丰富的透明度让空间变温柔,也为停驻与交流创造更多可能。